学校纪委始终坚守“加强监督保执行、执纪问责促发展”的定位,自觉将纪检监察工作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局。通过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作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保驾护航,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一、强化政治监督,筑牢育人基石
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严格监督“第一议题”落实情况,健全政治监督制度机制,确保党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重点监督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牢牢把握学校思政课程“主渠道”主阵地。监督教材选用程序和内容质量,确保教材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和学术导向。监督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课堂教学、学术讲座、学生社团等活动管理规范,筑牢学校为党育人基石。
二、聚焦关键领域,实施精准监督
紧盯省纪委省监委“五个专项监督”20多个重点领域,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健全规章制度。学校纪委每年研判重点监督任务,先后对物资采购、招生录取、食堂管理、后勤维修、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师德师风建设等20多个方面开展了专项监督,发现问题48个,督促整改完成48个,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修订制度5个、新建制度4个。严格落实加强同级监督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校党委、行政研究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通过有效监督推动权力规范运行。综合运用走访、调研、督查、谈心谈话等方式开展监督,探索落实嵌入式监督、融入式监督,推动监督下沉,对17个专业学院党委和28个职能部门开展了调研式监督,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开展监督式谈话200余人次。
聚焦国家、上级党委、政府和学校关于本科教育教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改革措施、质量工程建设等),监督检查政策执行情况,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教学资源分配(如经费使用、师资配置、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等)进行监督,保障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防止挤占、挪用等问题。通过监督推动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质量评价等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为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举报机制,畅通师生反映师德师风问题的渠道,对收到的相关问题线索优先处置、严肃核查。落实“一票否决制”,在教师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人才计划推荐等工作中,严格核查师德师风表现,对存在问题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
三、切实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效能
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整治。推动管理服务部门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切实解决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监督“放管服”改革,督促学校出台《贵阳学院各职能部门首问负责制》《贵阳学院各职能部门限时办结制》《贵阳学院各职能部门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提高服务效率,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关注学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如教学设施不完善、服务保障不到位等),推动相关部门及时整改,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开展警示教育,先后对新提拔的189名处科级干部开展了任前廉政谈话,组织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和“80后”科级干部前往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召开学校警示教育大会等8次,共计2000余人次接受警示教育,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一审:黄江玲 二审:唐运前 三审:郭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