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贵阳学院纪委监察室!今天是 2013-10-30 12:33:02 星期三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党风廉政>>专项工作>>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4-11-13 08:05 潘琴 点击:[]

202410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目标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定步伐。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011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202011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根据规划《建议》,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规划《建议》还专门用一部分对文化建设进行部署,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从三个方面入手部署了未来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体任务包括,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等。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如强调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等。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包括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和旅游配套发展,创新推进国际传播等。

20247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并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和凝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思想引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党的领导,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下一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