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能力。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做好巡视工作。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政治监督机制”,会议强调了需要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政治监督机制,持之以恒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意味着对党员干部的行为需要进行更严格的监督,确保他们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行为准则。“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会议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表明将采取措施减轻基层负担,确保政府工作和党员干部的行为更加务实、高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会议提出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是要发挥党的纪律的教育、约束、保障和激励作用。“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会议强调完善这一工作机制,目的是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确保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些措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的决心和行动,旨在净化政治生态,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形象。
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内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纪检监察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作为高校,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确保纪检监察工作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根据全会精神,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监督体系,提高监督效能。强化内部监督,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聚焦政治忠诚、政治安全、政治责任、政治立场和党内政治生活,防止“灯下黑”。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坚决纠正政治偏差,着力推动政治监督走深走实。聚焦监督执纪问责的主责主业,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严格执纪执法,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维护高校的政治生态。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中的一员,要始终把忠诚刻在心上,把担当扛在肩上,把落实抓在手上。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在处理违纪违法问题时,要敢于较真碰硬,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在思想上把弦绷紧,在行动上把工作做实,在防范上把漏洞堵严。
通过学习全会精神,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结合高校特点,继续盯住重点环节,坚决查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改造、物资采购、科研经费管理、学术诚信、师德师风、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招生录取等方面的腐败案件。继续盯住重点对象,从严查处“一把手”等关键少数不收敛不收手、顶风破纪破法问题,严肃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工作。学校纪委加强了与教学、科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监督合力。
学校纪委加强对全会精神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和支持。经常性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综合运用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廉政警示教育大会、任前廉政谈话、讲廉政党课、廉政考试、廉政承诺、廉政短信提醒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通过案例教育、警示教育等方式,增强师生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根据全会精神,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效机制。学校将新时代廉洁教育融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着力从学校“六元文化”特别是阳明文化中挖掘廉洁文化丰富内容,打造阳明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持续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
学校纪委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