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规律,鲜明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坚定决心,为我们党担当庄严历史责任、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了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力点、突破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的全面经验总结和深刻规律揭示,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这让我深受启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文化选择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努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只有坚持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深入研究新的时代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让民族文化血脉不断延续传承、焕发生机。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主题教育,结合纪检监察干部教育整顿加强自我检视整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